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张悟本的名医生涯暂时告一段落,但曾经拥趸者甚众,也不排除其东山再起的可能。张名医的是与非,这里姑且不去评论。但张名医的成功,即便是短暂的却揭示了如何出名的秘诀。这与素质、学养、技能、勤奋努力好像都无关。哪怕医学知识乏于常人、谈吐绝类北京“的哥”,只要掌握这些秘诀,并不妨碍成为一代名医。

以往大家可能有个误区,认为医术高明者必是名医,名医也必然医术高明。其实这根本是两回事。医术高明者,只可称得上良医,而可能,虽一生活人无数,却默默无闻而终。可见,医术高明并非是成为名医的要件,而是“功夫在诗外”。成名确实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的是靠机缘凑泊,这是可欲而不可求的。但通过用心谋划,再加上一些诀窍,也可修成正果。这关乎社会经验,要参透人情世故,会攀龙附凤,练就随机应变、见风使舵功夫和如簧巧舌。而且这一成名成家的途径恐怕还不只限于医生职业。因为对其他行业的名人、专家所知不多,不敢乱讲是不是也适用。

张名医的故事和以前有关一些名医的道听途说,不禁令我想起清末民初旧京的一首《竹枝词》,虽然寥寥四句,却微言大义,系统总结了成为名医的要诀。且一一道来:

第一条,满墙贴报显声名

  宣传之于成名看来还是第一位的。善用媒体炒作在百年前的中国已有之,其后从报纸、电视到网络,传播业的发展为造就无数名人起到了决定作用。张名医也恰恰适时借用了传媒的力量,无论靠出书还是上电视。

第二条, 世代专门写的清

  祖传对中国人而言具有最高的信任度,这一无形资产相当于最古老的合法性。子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所以在医界尤其是中医界,“门里出身”自然有别人不能比拟的优势。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均可借祖传二字庇护。所以张也深悟此理,而声称是几代业医。而此前著名的刘太医更是抬出祖宗几十辈。所以将来有志于此的人士一定要“寻根问祖”。

第三条, 怂恿亲友送匾额

荣誉、奖励当然是成名的重要条件,代表了官方或社会的认可。没有怎办?也没关系,这一句不就指点迷津了?让亲友们送个“妙手回春”或者自己造个大奖之类,谁去追查?尤其在我们这个崇尚“猫论”的时代,老板们的原罪尚可宽宥,何况所谓的不正当手段。在这方面一定要“胆子大”、“步子大”才行。

第四条, 封条也挂御医生

要攀龙附凤才能功成名就。当年是当过御医就代表了医生的最高水平,如今张大名医也是因为父子两代伺候首长,才走红。真正得到权贵圈认可,自然是名正言顺的名医。求其次,能接近权贵圈也没问题。曾有传言,民国时北京的一位大名医就是因为善于结交八大胡同的妓女而成名医。并非此公好冶游,而是当时八大胡同接近权贵圈,会吹“枕旁风”,医名由此传开。看来无论是老佛爷(皇上)、首长甚或妓女都有造就名 医的法力,就看能不能和他们接上头了。

真的要无缘权贵咋办?可以照上面一条办理,制造事件、讲些故事也大有威力。据说也是民国年间北京的一位大名医,因事要停诊几天,就在诊所门口竖起一块大木牌,上写:“今日乘飞机赴山西为阎锡山诊病,停诊三日”,三日后回来,病人趋之若鹜。而张名医于此更为老道,来个神龙见首不见尾。自称父子两代都做首长的保健医,别人要问细节,对以不便透露。言下之意,如果还不知好歹的追问,可就有刺探国家机密之嫌,难免要吃官司了。

以上不知对希望立志成名的人士是否有所帮助?姑妄言之。

话题:



0

推荐

陈飞

陈飞

49篇文章 4年前更新

文化学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