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看了新江在思享家发的“来今雨轩办婚宴”一文,也颇按捺不住“将他根脚从头数”的冲动。但这一冲动,恐怕又要让各位陡增怨恨,与新江 “不怨恨”的本意背道而驰了。

中山公园原名中央公园,建于1914年,以北京最早开放的公园而被载入史册,这主要得力于时任民国内务总长的朱桂老(朱启钤),不仅费尽周折地亲自规划、督建,还率身垂范,先捐出1000多大洋,又召集300多董事,才算解决了经费问题。曾经领略过60余年前这座公园气象的老先生们大多已纷纷作古。而最令老先生们引为美谈的是这里的茶座,来今雨轩便是其中之一。

几年前读邓云乡先生的《燕京乡土记》,其中一篇“稷园瀹茗”回忆的便是在中山公园饮茶之乐。当年园中茶座林立,有来今雨轩、长美轩、春明馆、柏斯馨等,而且风格各异,三教九流在这里可以各取所需,既有学界的雅集之所,又有遗老的茗聚之处,也有洋派人物的约会之地,互不干扰。品茗、闲聊、对弈、读书、谈情说爱悉听尊便;香茗、咖啡、“荷兰水”、伊府面、火腿包子、咖喱角、奶油蛋糕一应俱全。尤其在盛夏,这里浓荫蔽日,所费无几,便可在这千年古柏中间,偷得半日之闲。读到这里,不觉心驰神往。然而现在这都已成陈迹。寻到仅存的一处叫做来今雨轩茶社的地方,被告知一人最低消费也要六十余元,看来是懒得伺候一般游人了,如朱桂老地下有知,当作何感想?

从上文得知,来今雨轩原来只是家茶社,不知几时变身饭庄,但按理说也是家老字号了。再说这家虽然没有什么镇店名菜,但物美价廉的冬菜包子却一直为大众称道,现在好像也成了金贵之物,价格不菲了。至于来今雨轩现在标榜的红楼菜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开发的。因为坚持要走高端路线,为高官巨贾服务,却又不像仿膳和听鹂馆,能沾点皇家的光,就只能求助于“太虚幻境”了,好在真有不少暴发的刘姥姥愿意为这“太虚宴”多掏银子,加上吃人家嘴短的红学家们的精心考证,终于成就了这家北京“老字号”。

说到北京的老字号,虽然在万恶的旧社会也是要靠诚信起家,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才能立得住。而且向来是走平民路线,一般大众是都消费得起的,多行惠民之举,才能声名远播。现在的老字号却是“如今变了欺人计”。

老字号开始遭难是在“破四旧”的年代,那时一下几乎没了字号:东安市场成了东风市场,全聚德成了北京烤鸭店,东来顺成了民族饭庄。至于什么人民、红旗、红星之类的名字比比皆是。其名虽然没了,其实倒还没有完全消失,当时很多规矩还是保留的,比如东来顺的羊肉片还是手切,且从不外卖,这是当年创办人丁子清立下的规矩,无论你是大总统还是大帅,也得到店里来吃。假货还没人发明,月盛斋的酱牛肉还满屋飘香。马蹄烧饼居然还能在小吃店觅得。

改革开放的春风虽然带来了老字号名字的恢复,但初衷恐怕并非恢复传统的意思,主要是被经济利益所驱使。因为那位主张猫论的老佛爷说过,老祖宗贫困落后、愚昧无知了几千年,可见是不喜欢老字号的,所以老字号的恢复也就全然变了味。如今到处标榜恢复传统文化,甚至请来暴发户用水泥恢复前门大街,而满目却是:羊肉片改机切,烤鸭用电炉烤,安宫牛黄丸改用水牛角和人工牛黄(据说是怕洋大人不高兴),月饼用前年剩下的馅料,不一而足。至于到张一元买茉莉大方,售货员茫然不知为何物;六必居酱黑菜停产,改做天源的风味,剩下的就只有老字号的名字了。对老字号而言,有实无名还有东山再起之望,有名无实那可真是灭顶之灾了。要是用作牟取暴利的帮凶,奉劝诸位还是放过老字号吧,否则面对“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训诫,不觉得羞惭吗?

现在北京城已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仅存的一点老东西还是让他们寿终正寝、入土为安吧!这样还能给后人留个念想。

话题:



0

推荐

陈飞

陈飞

49篇文章 4年前更新

文化学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