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时近中秋,仍是溽暑难消;而在上月立秋前,北京的大小超市和茶楼酒肆就已迫不及待地打出“立秋贴秋膘”的幌子了,这看上去有点不合时宜。先且不说这膘是否人人愿贴,即使愿意,今年这气候,恐怕大都还没这胃口呢。不过这确有所本,那就是《京都风俗志》:“立秋日,人家亦有丰食者,谓之贴秋膘。”然而我以为既然天有不测风云,况且每年的运、气不同,是可以灵活变通的,不一定非要拘泥某一天来应景儿,漫漫三秋尽可以享秋食之乐。

这“贴秋膘”虽是句糙话,但话糙理不糙。其中大有深意,这大致包含几层意思吧:一者秋天已是万物华实,食物充裕。田里瓜茄菜蔬应市;河湖中不仅螃蟹正肥,莲藕、菱角、芡实也到了采摘季节;山里的核桃、栗子挂满树梢;存栏的猪、牛、羊也已膘肥体壮;水果更是琳琅满目:火枣、交梨、紫葡萄,面对着缤纷世界,绝无天与不取的道理啊!二者秋天杀伐之气当令,古人用兵在秋季,处决死刑犯也是秋后,即所谓秋刑。所以自周代开始就有“秋令塞阱杜擭”(设陷阱捕捉野兽),直至清室的“木兰秋狝”之风,皆为顺应天地自然之理,而捕获到的飞禽走兽也都成了“贴秋膘”的恩物了。再者就是圣人讲的:“不时不食”,即什么下来吃什么。金受申先生说的更加通俗明白:“经过长夏的蒸郁,人们的肠胃也寡得少油了,趁此秋凉,大吃大喝,是很有趣味的”。这正符合四季养生大法。

最要紧的是这“贴秋膘”应该吃什么?这可就众说纷纭了,十里不同俗,不仅别省不敢说,就是北京也不能一致。邓云乡先生认为家常之品,西葫芦羊肉的烫面饺最好。讲究的则要吃炮、烤、涮羊肉加上螃蟹才过瘾。过去一个为老先生们津津乐道的去处就是正阳楼,老北京的炮、烤、涮羊肉和食蟹之风其实都源于此,但缺点也是大而全,所以早已无存(所谓后来恢复的不能算数)。而专注一味的东来顺、烤肉季等名声却后来居上了。

若以“贴秋膘”三字配图一张,我想莫过于老北京的“武吃”烤肉时的场景了:站在一张磨盘大小,下燃松塔、松枝(取其清香)的铁炙子旁,一脚踏条凳,手执一尺来长的特制筷子,将味足的牛、羊肉片边烤边吃,另手端白干酒一碗佐饮,顿令人豪情万丈,淋漓痛快。80年代在烤肉季还能看到这一胜景,只可惜现在已成陈迹。去年应友人之邀吃烤肉宛,店堂极尽奢华,端上烤肉一味,实在粗老难以下咽,关键是了然无趣了。

话题:



0

推荐

陈飞

陈飞

49篇文章 4年前更新

文化学者

文章